当前位置:至诚财经历史浦安修:20岁嫁给彭德怀,与落难的丈夫离婚,拒绝见最后一面
浦安修:20岁嫁给彭德怀,与落难的丈夫离婚,拒绝见最后一面
2022-09-22

1962年10月前后,一份离婚报告经过层层上报,来到了邓小平的手里。这份离婚报告既普通又特殊,普通的是它仅仅是一份离婚报告,特殊的是它涉及的一对夫妻不一般。提出离婚的人,名叫浦安修,她的丈夫名叫彭德怀。浦安修与彭德怀携手相伴24年,此刻她下定了决心,主动提出了离婚,以结束与彭德怀的夫妻关系。邓小平在看过离婚报告之后,随即在报告上写下批示:“这是家务事,我们不管。”

1918年7月,浦安修出生在一个平凡家庭,她的父亲浦友梧是一位读书人,之前为了谋生从老家江苏只身来到北平。在生活安定之后,浦友梧便将妻子和两个女儿(浦洁修和浦熙修)接到了北平,而浦安修就是浦家定居北平以后出生的第三个女儿。后来,浦家又生育了一个儿子,名叫浦通修。或许当时浦友梧不会想到,他的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,后来都成为了非常知名的人物,特别是三女儿浦安修,更是成为了彭德怀的妻子。

浦安修自小就以大姐和二姐为榜样,立志做一名有为的新青年。在学生时期,浦安修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,思想比较先进。1936年,18岁的浦安修又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和妇女救国会,从事抗日救亡活动。由于浦安修的良好表现,很快便经人介绍加入了共产党。全面抗战爆发之后,浦安修被组织派到山西抗日前线,从事群众工作和政治工作。1938年4月,浦安修来到革命圣地——延安,此后不久她便会与时任八路军副总指挥的彭德怀相遇、相识、相知、相恋,结成革命伉俪。

彭德怀于1898年10月出生于在湖南湘潭彭家围子,他领导了著名的平江起义,开辟了湘鄂赣根据地,参与指挥了井冈山斗争和红军长征。在参加革命之前,彭德怀曾与同乡女子刘细妹成亲,夫妻之间彼此恩爱,关系非常和睦。不过,在平江起义之后,彭德怀就与妻子刘细妹失去了联系,也与家人断开了音讯。后来,造化弄人,颠沛流离的刘细妹为生活所迫,在武汉改嫁他人,还生育了一个女儿。

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,身在武汉的刘细妹在报纸上得知了彭德怀的消息,她急忙给彭德怀写了一封信。因为不知道彭德怀的具体地址,刘细妹就按照报纸上说的“平型关大捷”消息,在信封上写了“平型关,彭德怀收”几个大字。没成想,这份并没有具体地址的信,竟然真的到彭德怀的手里。彭德怀收到信之后,非常开心,还让刘细妹到延安来找他。不久,刘细妹就和彭金华(彭德怀的二弟)等人到达了延安与彭德怀会面,亲人多年未见,相拥而泣是难免的。

不过,刘细妹和彭德怀虽然团聚了,但他们之间的夫妻关系却无法回到过去。因为,刘细妹已经嫁作他人妇,而且还生育了一个女儿。多少年以后,彭德怀提起这段往事,还不禁的叹息:“这不能怪我,也不能怪她。”刘细妹则说过:“彭德怀是我深爱的人,1938年以后我们终止了夫妻关系,责任主要在我。”虽然,彭德怀与刘细妹不是夫妻了,但他们二人的关系仍旧非常好,彭德怀一直把刘细妹当作亲妹妹看待,对她照顾有加。

彭德怀和刘细妹无法破镜重圆,成为了大龄单身汉,这让身边的工作人员非常着急。很多同志提醒彭德怀考虑一下个人问题,但他总是不置可否,没有任何动静。时任八路军第386旅旅长的陈赓,眼见老上级彭德怀年过40岁,身边连个伴侣都没有,于是决定当一次“红娘”,给彭德怀牵线搭桥。有一天,陈赓别出心裁地组织了一场女子排球比赛,在比赛开始之前,陈赓来到了彭德怀的办公室,说道:“老总,今天总部机关举办女子排球比赛,你要不要去看看,给大家鼓鼓劲?”

正在埋头看文件的彭德怀,头也不抬,直接回了一句:“我没有时间!”陈赓看彭德怀没有动静,就笑嘻嘻地说:“老总啊,看文件固然重要,但你作为领导干部,还是需要关心一下群众的生活嘛。你要是不去,人家会说你脱离群众,架子大;你要是去了,人家肯定会称赞你平易近人,作风朴实呢!”彭德怀拗不过陈赓,被陈赓拉扯着放下了手中的文件,只好和陈赓一块走出了办公室,来到了比赛活动场地。

参加比赛的女同志们和观众们,一看彭德怀来了,发出了热烈的掌声。比赛开始之后,别看这些女同志们平常的时候很文静,可一上赛场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,个个生龙活虎,脸上还洋溢着灿烂的笑容。陈赓的真实目的,可不是邀请彭德怀来看比赛,他时不时地观察着彭德怀。只见彭德怀的目光一直随着一位高个子选手的身影移动,只要这个选手有出色接球或者扣球,彭德怀就不由得抬起手来鼓掌。

这时候,“狡猾”的陈赓故意大声说道:“那个高个子选手打得真好啊,技术精湛!”彭德怀听见之后,不由得连声附和:“就是,只要把排球交给她,她总能一击而中,赢球得分!”彭德怀刚说完这句话,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,立即转头对着陈赓说:“你可不要给我当‘红娘’,我不需要!”陈赓一看时机成熟,就诙谐地说道:“哎,老总啊,我当个红娘,帮你找个‘莺莺小姐’(戏剧西厢记中的人物)有什么不好!”听了这句话,彭德怀显得有点难为情,脸上略带窘色,转头向远处眺望不再作声,而陈赓心里开心得直想笑。

比赛结束之后,彭德怀在陈赓的建议下,与比赛选手们一一握手致敬。当彭德怀和那位高个子选手握手时,还真诚地说:“你的球技熟练,动作灵巧,很吸引人啊!”散场之后,陈赓跟在彭德怀的后面先发制人,说道:“老总,你觉得怎么样啊?”彭德怀回过头,不动声色地反问道:“什么怎么样?”陈赓一看彭德怀揣着明白装糊涂,心里暗笑,也装糊涂说道:“我是说,你看这些女选手,哪个好一点?谁的发展空间比较大?”彭德怀一听,急得说道:“刚才不是说了嘛,就是那位高个子女同志!”

这时候,陈赓一看机会到了,就说道:“对喽,刚才那位高个子女同志,名叫浦安修,别看她刚到延安不久,可人家早就加入了党组织,不仅有学问,而且长相也好,更重要的是工作能力强,同志们都很喜欢她呢!”彭德怀一看陈赓又当起“红娘”了,非常难为情,就赶忙说:“哎,陈赓,我说你这个同志……”陈赓看懂了彭德怀的心思,打趣地说:“老总啊,你不要不好意思嘛!”听了这话,彭德怀抿着嘴笑了起来,而陈赓则大笑了起来。

就这样,在陈赓和其他同志的撮合下,彭德怀对浦安修很满意,浦安修对彭德怀也很中意,两人慢慢地从相识到相知,从相知到相恋。彭德怀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了,这成为了当时部队中的大新闻,同志们真诚地为他们送上祝福。1938年10月10日,在彭德怀离开延安前往太行山之前,一场简单而温馨的婚礼正在举办,新郎正是40岁的彭德怀,新娘就是20岁的浦安修。在围观人群的哄闹和欢笑声中,彭德怀和浦安修正式结成了夫妻。

浦安修和彭德怀结成了革命伉俪,夫唱妇随,不久他们便一起来到了太行山。比较含蓄的浦安修不愿被同志们议论,就被安排到北方局机关工作,彭德怀则在八路军总部办公。他们二人和其他干部夫妇一样,过着“一星期见一次面”的夫妻生活。由于当时的条件比较差,彭德怀又非常艰苦朴素,所以浦安修并没有得到任何特权照顾。不过,浦安修也并不在意这些,反而时常提醒丈夫注意身体,劳逸结合,不用过多牵挂自己。

在太行山上,彭德怀和浦安修经历了多次生与死的考验。有一次是在1942年5月份,太行山根据地遭到日本侵略者的“扫荡”,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机关分散突围。在转移到安全地方之后,彭德怀查看各部门清点的突围人员名单,没有发现妻子浦安修,以及滕代远妻子林一的名字。这让一向稳重的彭德怀,立刻紧张了起来,心中十分担忧,生怕妻子浦安修和林一同志遇到什么不测。后来,经过多方联系和查找,部队终于在一个山洞里找到了浦安修,以及林一同志等人。

原来,她们与北方局机关走散之后,躲藏在一个狭窄的山洞里面,因为担心外面还有敌人,所以一直不敢出来。归队之后,浦安修又累又困,很快便在屋子里沉沉入睡了。突然,思妻心切的彭德怀闯了进来,走到坑边拉起浦安修的手,此时浦安修也迷迷糊糊地醒来了。彭德怀望着憔悴的浦安修,温情地说道:“我以为你牺牲了,想不到你还活着,安全就好,安全就好!”说完,彭德怀又自豪了起来,又说:“八路军副总司令的老婆,死活都不能落到鬼子手里。”后来,在彭德怀无微不至的照料下,浦安修虚弱的身体慢慢好了起来。

在战争年代,浦安修一直陪伴在丈夫彭德怀的身边,见证了丈夫为革命立下的赫赫战功。虽然,彭德怀和浦安修没有生育一儿半女,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依然坚牢无比。新中国成立之后,彭德怀和浦安修商量,不仅把侄子和侄女接到身边抚养教育,而且还抚养教育烈士遗孤,长期以来他们都将左权的独女左太北看作自己的亲生女儿。孩子们的到来,让夫妻二人倍感幸福,这一大家子,其乐融融,欢声笑语不断。

然而,彭德怀和浦安修的婚姻,并不是一帆风顺的,这正如彭德怀坎坷的一生。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,实事求是、敢于直言的彭德怀开始陷入政治旋涡之中,受到了一系列不公正的对待。俗话说,患难之中见真情。对彭德怀和浦安修而言,这个时候他们要不断接受考验。可是,让人非常遗憾的是,在战争年代没有死别的彭德怀和浦安修,却慢慢走到了令人无比痛心的生离面前。

在丈夫彭德怀落难的时候,浦安修也受到了冲击,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很大影响。慢慢地,浦安修与丈夫彭德怀产生了隔阂,她不理解彭德怀为什么那么执拗,她不理解彭德怀为什么多管闲事,她甚至喋喋不休地在彭德怀面前抱怨。就这样,彭德怀和浦安修的夫妻关系也慢慢走到了尽头,从最开始的分开居住,到后来行同路人。困境中的彭德怀没有了知心人,心情无比抑郁,当时的他真的想不通,或许也在内省:真的是我错了吗?

1962年10月前后,在工作单位受到更严厉打击的浦安修,终于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,下定决心含泪写下了与丈夫的离婚报告。鉴于事情重大,工作单位将这份离婚报告层层上报,最终到了刚刚复出的邓小平手中。这就是我们最开始说的,感到无奈的邓小平在这份离婚报告上,写下了批示:“这是家务事,我们不管。”就这样,离婚的问题搁置了下来,浦安修和彭德怀的夫妻关系一直没有正式解除。

此时的浦安修心里十分纠结和矛盾,她不敢面对丈夫,只好托彭梅魁(彭德怀的侄女)将离婚的事情转告给彭德怀。可想而知,彭德怀是什么样的心情,他在痛苦之中对侄女彭梅魁说道:“我的问题没有结束,她的压力太大了,这几年她陪着我遭了不少罪,她受不了这个苦。离就离吧,这也是迫不得已,唉!”1962年10月下旬的一个星期天,浦安修回到了家中,与彭德怀一块吃了晚饭。夫妻二人已经没有了之前的亲密,他们好像有好多话要说,可谁都不知道说些什么。

晚饭过后,彭德怀用水果刀削了一个梨子,然后从中间一分为二,对着静默的浦安修说:“你要离婚,今天就离,这个梨子,你吃一半,我吃一半。”彭德怀先拿起一半梨子,几口就吃了下去。然后,彭德怀拿起另外一半梨子,递到了浦安修的面前,这时候彭德怀内心非常忐忑,他仍然抱有一丝幻想,脑海里思索着两种不同的结果:她会吃?她不会吃?两种不同的看似简单的结果,这时候的意义重大,代表着离与不离的决心。随后,浦安修眼中含着泪花,默默地吃下了彭德怀递给她的半个梨子。

虽然没有走正式程序,可是从此之后,彭德怀和浦安修这对曾经无比恩爱和睦的夫妻,只能相背而行了。1974年7月,彭德怀在困境中已经处于病危状态,此时陪伴在左右的,只有他的侄女彭梅魁。有一天,负责看守的人问彭梅魁:“你们家还有什么人要来探望吗?”彭梅魁含着眼泪摇了摇头。那人又问道:“浦安修呢?”彭梅魁说道:“他们离婚了。”不过那天晚上,彭梅魁还是跑到了浦安修的工作单位,将彭德怀的情况告诉了浦安修,让她自己决定。

可是,让彭梅魁没有想到的是,直到大伯彭德怀去世,浦安修也没有露面。其实,当初工作单位曾征求过浦安修的意见,问她是否去探望彭德怀。可是,浦安修心神不定,非常害怕,在犹豫一下之后,回复了一句:“我还是不去了吧!”就这样,浦安修拒绝见彭德怀最后一面,当时的她或许不会想到,自己将会为这个决定,留下终生的遗憾。1974年11月29日中午,彭德怀走完了曲折坎坷而又功勋卓著的人生之路,享年76岁。

世事无常,恍若一梦。1978年12月24日,一场隆重的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,邓小平为彭德怀亲致悼词,高度评价了彭德怀的一生,为彭德怀平反昭雪,恢复名誉。在亲属人群中,有一位六旬老人内心非常复杂,她在感叹命运不公的同时,由衷地对彭德怀产生了更加崇高的敬仰。这位老人的心里或许在说:多少年了,你坚持的事情,现在看来是对的。同时,这位老人又深深地自责和懊悔,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来的彭德怀伟岸的身影,让她相形见绌,不禁泪水横流。这位老人,就是浦安修!

浦安修晚年,一直反思自己和彭德怀的关系,她越想越深感内疚和羞愧。有一天,浦安修去看望张闻天的夫人刘英,两人谈话间提到了浦安修拒绝见彭德怀最后一面的事情。刘英说道:“彭老总临终的时候,你应该去看看他,不去是不对的,夫妻一场,这点感情要有。你看我和闻天同志,要死要活都在一起,绝不分开。”听到这句话,浦安修又一次流下悔恨的泪水,在刘英面前,她顿时感到无地自容。

后来,浦安修想为彭德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,她整理了《彭德怀自述》一书,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彭德怀光辉的一生。最开始的时候,浦安修听说侄女彭梅魁有彭德怀晚年所写的一批手稿,她就去找侄女彭梅魁。可是,彭梅魁对当年的事情始终不能忘怀,以沉默的方式回绝了浦安修,浦安修为此曾大哭一场。不过,随着时间的流逝,彭家的后辈们逐渐释怀了,最终还是谅解了这位不幸的大伯母。而这一幕,或许也是彭德怀最希望看到的。1991年5月2日,浦安修因病去世,享年73岁。

至诚财经    手机版    网站地图    QQ号:57780188